“以谡之见,当保一,争二,待前两个目标都达成之后,再谋取关中,方为上策。”
诸葛亮缓缓点头,赞许道:“幼常所言,颇合我意。尤以‘断陇’之议,最为重要,当势在必行。”
真实历史上的马谡,虽然因为街亭兵败畏罪逃跑,而被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。但不可否认,此人才思敏捷,智计百出,其字面意义上的“纸上谈兵”的能力,还是相当不错的。
所谓“关中”,指的是函谷关以西的渭河平原,也就是当年大秦帝国的基本盘,秦川八百里沃土。
所谓“陇”,指的就是六盘山/陇山山脉,从关中前往雍凉,要翻越六盘山,地势陡然拔高,故而称之为上陇。
狭义上的陇西,指的是陇西郡,也就是如今游楚当太守的那个地方。
但广义上的陇西,指的是六盘山以西的雍州广阔之地,包括广魏郡、天水郡、南安郡和陇西郡四郡的土地。
从关中西进,翻山上陇,共有两条主要的道路,可通往陇西。
一条是渭水道,沿着渭水河谷前进,陇西重镇如临渭、上邽、冀县、襄武诸城,都在沿途的渭水两岸。
这条路是上陇的主干道,但它比较狭窄,并不太适合大军行进,所以又称渭水狭道。
另一条路称为陇山道,道路相对宽阔好走一些,但需要沿汧水北上,比较绕远。
再往北走,又有番须道、鸡头道等数条山路可走,但这些道路过于遥远且偏僻难行,便更少在军事行动中被考虑了。
“断陇”战术,指的就是切断渭水道和陇山道,隔绝曹魏曹魏援军从中原地区出关中而支援陇西的路径,继而吞并整个雍凉。
这是个纯粹的阳谋,只要截断了这两条道路,构筑好防御工事,雍凉便成诸葛亮的囊中之物,迟早必然拿下。魏国就是派二十万大军前来,也无能为力了。
这个战术的可行性还在于,魏国对于雍凉地区的控制十分薄弱,诸葛亮完全称得上是突然袭击,攻其不备。
雍凉真正纳入曹魏控制,不过数年时间而已,而自从刘备、关羽亡后,曹丕认为蜀国再无人矣,军事重点都在对付孙权,根本没有把蜀国当回事儿,以至于召回曹真之后,只派了个不懂军事的夏侯楙来都督雍凉。
甚至凉州刺史张既死后,都不派重臣补缺,直到诸葛亮北出祁山,震动魏国朝野之后,曹叡才重新委派了重臣徐邈出任凉州刺史。
曹魏雍凉的驻军,也十分有限。数城之中,驻军总共只有万余人,将领也大都是庸碌之辈,基本只能靠郭淮一人。
魏延又开口道:“幼常所言,不无道理。‘断陇’的确势在必行。我想说的,是幼常所说的第三点,攻取长安。只要拿下长安,‘断陇’便断得更加彻底,不是吗?”
“如今坐镇长安的,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楙,这个人是个大大的蠢材,毫无谋略。大家可以看资料上面的说明便知一二。”
“丞相只需给我五千精兵,再配五千力夫运粮,直从褒中出,循秦岭而东,当子午而北,夏侯楙必然望风而逃,吾占据长安,进抵潼关,阻挡曹魏援军于关外,丞相则可率大军出斜谷与我会师,如此,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