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两百三十二章发展-出兵大隋(1 / 2)道演天地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转眼间,一年时间就过去了,在这一年之中,易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人群聚集地附近,不断地被开拓建设,仅仅一年时间,比之过去百年的变化都要大。

军队也增加了3万的精锐铁骑,至于更多,暂时就没有办法再培训了,不是没有足够的战马和兵源,而是没有足够的粮食物资,毕竟,一匹马的消耗要顶好几个人的培训资源。

但是在这种情况下,军队却将骑兵培训出来了六万人的规模,是在两人一马的情况下,轮换着进行的训练,就是为了保证有足够多的、能够骑马的后备兵源满足必要时候的扩军要求。

而别人的骑兵都是一人双马,甚至一人三马,只有易飞这里是两人一马的情况下进行训练,这对战马的损耗是非常大的,好在不停的打击大草原的情况下,战马数量比较充足。

除此之外,易飞在打击大草原时,也收拢了许多的牧民,进入易飞所控制的草场,帮助牧马、牧牛羊,同时也征召了许多的牧民青壮参军,成为优秀的骑兵。

而易飞只是对大元朝廷的贵族统治者进行打击和报仇,而不是仇恨整个民族。在这一点上,身为后来者的易飞要比这個时代的人,有更加的宽广的胸襟和温和开放的态度。

而经过一年的发展之后,整个大易国粮食也迎来了丰收。虽然今年天气还是有些干旱和洪涝,但都属于小灾,被各地修建的蓄水池等水利设施将灾害效果抵消大半。

尤其是大量的土地分散到普通的平民百姓手里之后,粮食产量整体上迎来了一波大丰收,在不扩大军队训练规模的情况下,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粮荒的问题。

但是一旦动武,征召更多的青壮和培训更多的士兵之后,粮食恐怕仍然是一种受限的资源。

不过这一年中,整个大易国改革了货币制度,锻造发行新的金、银、铜三种货币之后,大易国的财富略微增加,也在隔壁邻国的宋国,购买了大量的粮食物资储备。

宋国虽然是小国,但是地处平原地带,粮食物资总是能够出口外国,这也是他富裕的根源之一。

而经过了一年的稳定之后,易飞的军队已经打算再次出击了。

而这一次的目标不是能够盛产粮食的宋国,也不是北边的草原,而是南方的隋朝。

经过这一年多的行动之后,北方靠近大易国的元朝部落,经过易国和突厥两方不停的打击压榨,其势力范围已经缩小很多,基本上没有了再行进攻的能力。

只是,大元国师八思巴还活着,突厥和大易国两国都没有对他进行彻底的消灭,就是在等八思巴寿终正寝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想要向北图谋草原也够不着突厥,只能向南平定中原,收拢更多的人才地盘,而中原,无论是文武水平,还是物资、技术等,都要比之周边高上一大截,这也是传承发展的文明根源之地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一年以来,大易国一直在不停的打击非法存在的宗门以及黑恶势力,使其转化成为各种各样的武馆,开始规范化,或是成为学校的一份子。

而原本存在大元朝廷治下,唯一的大宗师张三丰,此时已经率领武当门人离开了大易国范围,返回了明朝的武当山,至于是否是因为张无忌的死亡存在些许恩怨,这些易飞倒是不在乎了。

对于历史上存在的大宗师张三丰,易飞个人还是比较尊敬的,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,一个大宗师,对于易飞来说意义真的不大。

尤其是现在,整个大易国朝廷上下所存在的大宗师已经有六七个了,而且宗师级别的高手数量就更多了,易飞都没有专门统计过。

而随着将来与隋朝中原的大规模战争的开始,军中也会开始涌现大量的高手。

因此,在正常情况下,如果没有世界之外的力量或者天地老爷给开挂的话,未来其实已经注定了。

毕竟,有六七个大宗师存在,基本上就可以横推整个世界了。

除了大易国的大宗师之外,整个世界的大宗师数量加在一起,恐怕都没有六七个,已知的也就五个而已。至于更多的,可能隐藏的有一些,不过这些人也各自分散。

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联合,所以易飞麾下暂时还没有暴露出这么多的大宗师,仅仅暴露出三个人,也就是杨武、小武和易飞,甚至洪都都没有暴露出去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