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7章 生活、成长(1 / 1)懒癌一百天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魏国公徐达在在大明开国后也一直在四处征战,出师秦陇。在平定关陇后,又率领诸将巡行边界,破元军于答剌海,胜利后还军北平,在北平修筑城池,也在练兵。

作为老朱的老乡、发小,作为最早跟随老朱的淮西二十四将之一,没有人否认徐达的地位和功绩。

在洪武三年的时候,老朱大封开国功臣一百余人,其中最尊贵的当属六大国公。

有人说韩国公李善长是功劳第一,但是军方的人都认为魏国公徐达才是第一。就算是曾经老朱的上司和发小汤和,现在也只是中山侯。

“天德,你看看咱孙儿!”看着在北平练兵三年才回到应天府的徐达,老朱得意的炫耀说道,“咱孙儿天资聪颖,比起标儿也不逊色!”

徐达就真心实意的说道,“恭喜陛下,太子仁德、皇长孙聪颖,此乃大明之幸!”

拍了拍朱雄英的屁股,老朱笑着说道,“去给魏国公敬杯酒,他是咱老家的,是你长辈。也是咱大明功臣,于情于理你都给敬重他。”

朱雄英立刻端着果酿,走到徐达跟前,“魏国公,满饮此杯!”

说完这些,朱雄英豪爽的一口喝下酒杯里的‘果汁’。而性格谨慎的徐达,也立刻仰头喝下酒。

朱雄英也是自来熟,坐下后就说道,“魏国公,这些年你统帅大明精兵强将连战连捷,可否教我兵法?”

徐达立刻起身说道,“皇长孙殿下,若需老臣效力,定当竭尽全力、不敢藏私。”

“你这孩子!”老朱吃醋了,没好气说道,“你祖父早些年也是南征北战,带兵打仗的本事不比他差。你要是不嫌累,上午和你祖母学读书,下午和咱学兵法。”

朱雄英就立刻担忧的说道,“那不成,你还要教咱爹学治国理政,哪有时间教咱兵法。祖父,要不咱先跟着魏国公学着,要不然跟着曹国公、宋国公学着?”

宋国公冯胜的功劳也很大,这些年也是跟随着徐达在和被老朱誉为‘天下奇男子’的‘王保保’

扩廓帖木儿在西北不断征战。前几年才刚刚打败了徐达,让战无不胜的徐达出师不利。

三路大军当中,也就是冯胜斩获甚众,俘敌甚多。

虽然元朝被赶出了中原,但是在周边还有不少蒙古余部,给了大明不少压力。

在陪着老朱宴请徐达后,朱雄英又被带回了坤宁宫。

马皇后看着可爱的孙儿,笑着问道,“可看到了魏国公,觉得他如何?”

朱雄英一边洗着脚,一边说道,“祖母,在没看到魏国公的时候,总觉着他该是英武不凡,该身长九尺、孔武有力,一看就是了不起的英豪。再一看,也没觉着他多英武。”

“魏国公虽说百战百胜,他出身农家,虽自幼习武,不过面容清癯。”马皇后就解释着说道,“他是当将军的、统帅大军,要说有武艺在身自然是好。只是如今想要统帅大军,不该逞匹夫之勇。”

朱雄英就纳闷了,奇怪问道,“祖父家里世代为农,魏国公也是农家出身,这些时日咱也了解一番。朝中好些大将,要么是农家出身、要么就是匪盗。”

“英雄不问出处,这带兵打仗的就是这般。打十场战都没死,那就是悍卒、精兵。”马皇后叹了口气,耐心的说道,“你祖父那些人,一开始也不懂领兵打仗。这一路厮杀活了下来,用在学着领兵,慢慢的就会了。”

朱雄英压低声音,小声问道,“祖父他托钵行乞,路上也学着打仗了?”

马皇后立刻将朱雄英抱在怀里,用手指头点着朱雄英的脑袋,“就不该说那些个事情,你这一天天的就知道胡咧咧,你祖父听着了又要气恼了!”

朱雄英就不在意,继续卖乖说道,“祖父从来不讳言出身,咱祖父就是濠州钟离人,家里清贫,年幼还给人放牛。家里头遭灾后,就去於皇寺当了和尚。”

马皇后笑着说道,“真要是当了和尚倒是好事,寺庙有田地、大和尚有供奉。你祖父就是个扫地、上香、烧饭洗衣的行童,还要给老和尚刁难。你祖父也是苦,十七就出去托钵行乞,在外头漂泊了八年,才让汤鼎臣叫去投奔了红巾军。”

朱雄英再次听着马皇后说着老朱的辉煌历史,哪怕很多的事情都知道一些,是有所了解的。但是依然还是想要听着这些当事人说说,这样了解的更加全面。

也正是这样,让朱雄英更是佩服老朱。

有些醉意的老朱回到了坤宁宫,立刻开始埋怨,“一天天的你也没个正事,总是在他跟前说这些作甚?那是好事?!”

“怎么就不好了!”胖嘟嘟的朱雄英双手叉腰,大声说道,“就是知道祖父创业之艰,才能知晓今日之生活不易!”

老朱哈哈大笑,将朱雄英抱着,“还是咱孙儿贴心,咱就不该将你叔父给赶回老家。就该让你也回老家,观摩祖宗肇基之地!”

对于子女的教育,老朱一直都很重视,这不只是在开国之后,在渡江占领应天府之后,哪怕是最疼爱的几个孩子,老朱也是让他们穿着麻鞋,裹上缠腿,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,还要时不时的去演武场。

除了习武,老朱也十分重视文教,朱标等人就是自小接受正统儒家教育。开国之后,老朱立刻建立大本堂,广集藏书、延请名儒,让皇子和勋贵子弟在这里读书。

而老朱也吸取历史教训,他总是觉得元朝的灭亡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主弱臣强,所以就分封诸王,要让藩王拱卫皇帝,以维护朱家皇朝的统治。

宗室子弟在前往封地之前,都要前往中都凤阳观摩祖宗肇基之地。这是要让他们了解明朝的基业由何而兴,要让他们充分了解民生疾苦和民间生活。

只是有些时候那些宗室子弟就算是去了凤阳,也未必就能够有着一些长进。

老朱和马皇后一人睡一边,让朱雄英睡在中间,两个人也絮絮叨叨的在和朱雄英说着一些事情,说着老朱当年打天下的事情。不管是高光的,还是落魄的,只要孙儿想知道,老朱就愿意说。

老朱其实有一个特点,他从不隐瞒自己的出身,他就是农民出身,爹娘、兄长都饿死了。有人说他托钵行乞,老朱也不否认。开国之前有大臣让老朱认个名人当祖宗,老朱才懒得在意。

但是这些事情,老朱可以自己说,在亲近的人跟前,这些出身也是他的骄傲。可是别人要是说这些事情,老朱肯定不乐意,那都是要记在心里的,说不定要秋后算账。

朱雄英继续在成长,健康快乐的在成长,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,在了解着明朝的一些国情,在熟悉着一些朝堂的格局等等。

不过现在的他太小了,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学习。哪怕他展现出来了足够的聪慧,可是在大人们的眼里,他也只是一个孩子而已,很多的事情也根本轮不上朱雄英做主。

学习、成长,和老朱、马皇后,朱标、常氏有着更深的感情,这或许才是他该做的事情。

学习和成长才是最重要的,朱雄英也能够感觉到一些变化。

常氏再次给朱雄英添了一个妹妹,朱清宁、朱清蕙。

让朱雄英无语的事情就是常氏颇有大妇风范,此前就劝朱标不要一个劲冷落侧妃吕氏。所以吕氏也给朱标添了个儿子,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允炆了。

更加要命的事情是朱清蕙才出生没多久,常氏就再次怀孕了,这或许就有大事了!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