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二百一十章 罗马人的爱好(2 / 2)正统大汗阿里不鸽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“到苏格拉底死后几十年,希腊人已经被折腾的不太相信神的公正和权威了。他们依然名义信奉城邦神灵,但民间开始认为,神并不会干预人类的生活,导致对宗教的态度也消极了很多。”

“那这么发展下去,希腊人会不会也走我们这样的发展方向呢?”郭康突然觉得,这个趋势也挺有意思的。

“这我倒是不清楚了。或许时间够长的话,也有这个可能吧。”李玄英似乎没怎么认真想过:“不过我觉得希腊人确实比其他欧洲人务实一些,可能真的和历史有点关系吧……”

“这些知识,其实都是我从其他人那里听来的,所以我也没想太深。你要是有兴趣,也可以直接跟人家聊聊。”他想了想,说:“虽然是戏剧的历史,不过应该也能体现出社会的变迁了。”

“那整体,能总结出什么脉络么?”郭康问。

“整体,就是越来越倾向于直接写普通人。”李玄英说:“喜剧的主角和神往往没什么关系,也算不英雄。这个时候的喜剧,主要是讽刺政治和社会里的不道德现象为主。”

“喜剧的来源,本来就是乡里的粗俗闹剧,再加情节相对更通俗,所以容易受到更多人的欢迎。另外,这个时期的剧作家们,也开始主动迎合观众,对剧情进行设计。”

“这是大家都会选择的方向吧。”郭康说。

“当然了。连悲剧作家,都在改变以往的习惯。像比较晚的作家欧里庇得斯,就开始研究如何给剧本加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。”李玄英介绍起经典人物来:“因为传统的悲剧,说是精神实现了圆满和升华,但很多人还是难以接受。没办法,只能这么改了。”

“喜剧更是如此。他们的目标观众,人数更多,文化水平相对来说却更低,所以只能进一步进行改变。比如,这些普通希腊人,更喜欢大团圆式的故事,对深刻的哲学思考却不是很感兴趣。所以,喜剧也越来越通俗,故事情节也倾向于圆满结尾,以迎合观众。”

“另外,喜剧本身也随着时代的发展,在不断变化。要说脉络的话,大概还有这么几条。”他列举起来。

“首先,是场景。最早的戏剧就没有专门的场景,甚至没有多个演员的互动,而是一种单人表演。这一个人,会用各种象征的方式,扮演所有角色。”

“后来,埃斯库罗斯改变了舞台配置,增加到了两个人,这时候才出现对台戏,也是戏剧冲突第一次真正在舞台出现。所以他在戏剧历史才有这么高的地位。”

“索福克勒斯把人数增加到了三个,另外还扩大了合唱队的规模,增加到了十几个人。那个时候的合唱队,不但要唱背景音乐,还得进场跳舞以示环境变化,另外还得担任旁白和解说的角色。这些功能,直到后来,戏剧越来越复杂之后,才慢慢分离开。”

“但在希腊人那边,这种发展速度一直不太快。等到罗马兴起之后,戏剧的规模才真正突然扩大。”

“古罗马人和希腊人不同,他们不喜欢太抽象的、需要进行思考和想象的演出,而喜欢实打实的大场面。他们自己的正规戏剧也和希腊人不同,不是来自酒神祭祀,而是来自一种叫皮利卡的战舞。所以,这一时期,舞台快速扩大,表演者多到几百人的规模。”

“比如剧情里有一个驾驶马车出战的环节,希腊人演出的时候,可能会用舞步和唱词来表达,但罗马人会真的赶辆马车来,现场进行打斗。”

“这不就成角斗表演了么?”郭康笑道。

“也确实很快就和角斗表演结合了。”李玄英说:“罗马人很长时间没有单独的剧院,但戏剧性质的角斗表演却非常多。有些角斗场,设计水平不亚于希腊人的技术。建造的时候,就运用了精心的布置,甚至可以在场地里灌水,把船开进来,表演水战斗的场面。”

“这些技术,又让罗马戏剧在布景和道具方面发展迅速,和希腊人的风格可以说截然不同了。”

“我之前还真没怎么注意过,角斗里还有这么多场景表演的。”郭康回忆了下,发现自己对角斗的印象,好像就是两边殊死打斗了。

“其实表演才是角斗的主要部分。”李玄英说:“哪怕角斗士的两两格斗表演,在大部分场合,也只是表演为主,和实战并不一样。”

“角斗士都经过专门的训练,动作倾向于夸张、花哨,也会注意减少伤亡的概率。毕竟一个熟练角斗士,地位并不低,身价也十分高昂。角斗老板才舍不得让他们随随便便就死了。”

“角斗场真正出现大量伤亡的时候,基本都是主办方为了营造血腥场面,故意让囚犯、战俘之类的人加入。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没有格斗技巧,而且状态很差,就是用来送命的。他们遇到训练有素的职业角斗士,往往会成批地被杀死。但这与其说是格斗,不如说是表演性的屠杀,结局其实早就注定了。”

“那个时候的人是真喜欢血腥场景啊……”郭康感慨道。

“其实一直都差不多。”李玄英说:“不过就算这样,成本也太高了。所以还有些,就是放猛兽进去,让角斗士现场击杀动物。”

“哦,后来还有放十字教信徒进去,让动物现场击杀教徒。”他补充道:“毕竟十字教徒太多了,到处都会冒出来,不值钱。”

“呃,咱们现在也算十字教徒的。”郭康连忙提醒道。

“哎?”李玄英愣了愣,才反应过来:“哎呦,忘了……”

“……”郭康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。

“呃,我就是客观角度,总结一下发展脉络么。”李玄英辩解道:“总之,罗马人的官方戏剧,大概就是这么个思路。”

“不过,这种剧没有多少留存到现在的。罗马人过于重视场面了,他们专注的都是宏大的布景和良好的音乐效果,反而忽视了剧本本身。他们连照搬希腊戏剧的时候,都喜欢只表演高潮部分,忽视前后的故事情节。这种环境下,也就难以产生好作品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