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面有三十多人,或是华服高冠的青年才俊,或是颇有气度的官员。
“诸位,本府台给你们介绍一下,这是我的师弟沈维,名动天下的大才子,《人间词话》的作者。”
案几上的人,起身行礼道:“我等见过沈秀才。”
“师弟,这边是两湖一带的年轻俊杰,这边都是本府台治下的县中主官。”
秦府台等众人行礼完毕,笑着介绍,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景珩身上。
“沈维见过诸位。”
景珩行礼,首先一拜说道,而后再次行礼:“沈维不过一介秀才当不得诸位前辈之礼,实在是过誉了。”
他行礼完,继续等秦府台说话。
“诸位,沈维是我师弟,乃是名动天下的大才子,今日就安排在本府台下面次席,他与你们不太相熟,你们与他交流一下学问,以后有机会说不定还会是同榜进士。”
“本府台还要等一位贵客,你们且先说话,我一会儿就来。”
景珩笑道:“兄长慢点,兄长宴请,小弟还没送上贺礼呢。”伸手欲进怀中掏东西。
秦府台佯怒道:“笑话,他们来送贺礼,那是本分,你可不一样,你是本府师弟,是本府台亲自派人请来的,又只是一个秀才,没有官身,为兄听说你住客栈都颇为节俭,想来你这游历天下之路,并不顺畅,怎可收你的贺礼,那不是折煞为兄了吗?”
景珩笑道:“多谢兄长体谅,那小弟也不客气,小弟本来准备了一两银子做贺礼,想想又觉得寒酸,想来想去,还是亲手抄写了一份山长的字帖,要是兄长爱财,我就送那一两银子,要是兄长爱才,我就送字帖,现在看来得送字帖了。”
“师弟你可想错了,为兄就看上你那一两银子了。”
秦府台还没说完,自己就笑起来了,景珩也开始附和着笑。
只是大堂外面一丝不和谐的声音响起:“不过是一个送不起贺礼的穷酸。”
这声音距离虽远,却也清脆,丝毫不给景珩和秦府台面子。
景珩笑容不停,对此人的话并不反击,扫了一眼外面,并未见到人。
秦府台也好似没有听见。
“师弟的贺礼本府台收下了,本府台先去迎客了,诸位你们多与沈维说话。”
秦府台一走,旁边就有人控制不住上前拜道。
“襄阳府秀才郭元平见过沈兄。”
“房县秀才蔡中牟见过沈兄。”
“江汉书院李世安见过沈兄。”
“凤山书院陈志延见过沈兄。”
……
那些上前行礼的都是秀才,都是这江汉平原上现存的读书人里面的佼佼者。
景珩略一观察就发现他们都是文气如冠盖,接近华盖的程度,而且年岁都二十多,显然是精挑细选的读书种子。
“沈维见过诸位兄台。”
景珩一一行礼。
还未等他与那些官员一一见礼,就听管事在外面高声喊道。
“宣武将军到。”
厅堂立刻寂静,众人纷纷让开。
之间秦府台和宣武将军冯轮,领着十多名司马进入大厅。
“见过宣武将军。”
众人行礼,冯轮回礼道:“无须多礼,本将军听闻诸位青年才俊再次聚会,特地过来凑个热闹,希望各位不要嫌本将没有文化,大老粗。”
秦府台笑道:“冯将军说笑了,快请入座,诸位也请入座。”
这些案几分列两边,位置就是地位。
景珩估摸着自己名气虽大,但无官职,或许会排在后面。
没想到居然被安排在右侧首席。
“使不得,沈维不过一介书生,如何做得了这个位置。”
景珩连忙推辞。
“如何使不得,在场众人谁的才学能有你沈才子高?你不坐?谁敢坐?”
之前那个声音阴阳怪气地说道。
景珩脸色不变,看向那人,是左侧首席的青年,随即坦然坐下:“既然兄台如此说,那沈维便坐下了。”
这人处处和景珩不对付,挤对他,景珩也不惯着他。
待众人落座,上好酒菜。
秦府台举杯说道:“诸位这场宴饮本来只是本府台邀请自家小师弟的私人宴饮,没想到汉阳以及周边许多才子,听闻本府师弟之名,强要参加,又有冯将军适逢其会,本府琢磨一下,才有今日之宴,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,幸甚至哉。”
“今日痛快喝,管够,本府台先干为敬酒。”
“喝。”
秦府台一饮而尽,所有人举杯。
气氛热闹起来。